数控折弯机模具下模缺口宽度与板厚的关系是很多钣金加工厂家都会问的问题。目前,市场公认的计算公式是:v槽宽=板厚*8。这是市场上常见的计算公式,但也隐藏着一个弊端。这个公式还适用于有精度要求的工件吗?
数控折弯机模具下模缺口宽度与板厚的关系是很多钣金厂商都会问的问题。
现在市场公认的计算公式是:
v型槽宽=板厚*8。
这是市场上常见的计算公式,但也隐藏着一个弊端。这个公式还适用于有精度要求的工件吗?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为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精密弯曲,不适用于悬挂弯曲和封闭弯曲。同时,不同材料所需的下模槽宽度与板材厚度之比不一定相同。
根据市场需求总结的数据,折弯机下模缺口宽度为V=板厚t*6,精密折弯可缩窄至板厚的4倍;3~10mm板材,折弯机下模缺口宽度为V=板材厚度t*8;对于10毫米以上的板材,下模的缺口宽度为V=板材厚度*12。
以上是市场上常见的计算方法。根据数控折弯机模具制造商多年的经验和钣金厂的加工经验,该公式通常适用于精密弯曲,对于悬挂弯曲和封闭弯曲,下模缺口宽度与板厚的倍数关系可以适当减小。
如果加工的板材是铝材,数控折弯机缺口宽度V=板材厚度t*6就能满足加工要求,这也意味着在加工铝材时,折弯机下模的材质和硬度要高于普通材料,缺口r角要大于1.5mm,这样工件在弯曲时损伤较小,压痕较浅。
如果加工方法是悬浮弯曲,则折弯机模具下模的缺口可以相应减小,因为弯曲方法不需要从上到下的模具成型。减小缺口宽度会使加工产品的角度更加美观。弯曲缺口的宽度也决定了工件拐角处的R角。
如果想让加工后的产品不形成R角,最好在加工前在弯曲点进行过凿,这样加工出来的钣金零件弯曲角度会很标准,没有R角会影响美观。
所以数控折弯机下模的缺口宽度要根据产品的精度、材质、弯曲角度合理设计制作,而不是简单的根据钣金厚度来计算,既不科学也没有常识。根据产品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数控折弯机下模缺口,产品合格率会更高。